uc21653 发表于 2024-10-12 09:47:04

【紫衣时评】台湾反服贸运动,请坚定的站在学生这一边

  

  今天(30日)下午1时,反服贸学生团体号召10万人“黑衫军”上凯道表达诉求,据台媒报道,根据台警方表示,凯道目前集结总人数已突破21万人。学运总指挥林飞帆表示,估计下午3点,参与民众就会坐满台北市中山南路。而反服贸组织者估计,现场已超过35万人,呼吁大家要注意安全。



  本以为台湾的反服贸运动是一阵风,会很快过去。谁知却是愈演愈烈,有关谈论此事的帖子回复评论也是越来越多。既然是有影响力的大事,笔者也表达下个人意见吧------坚定的支持学生。不但个人支持,同时也呼吁广大理性的朋友一起支持,为什么?为了正义,也为了我们自己。本来不想对不干民生的东西过多发表意见,可看到那么多阴谋论甚嚣尘上,看来真有说几句的必要了。



  服贸,全称《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两岸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在上海签署的一份扩大两岸贸易互通的重要协议,其目的是消除贸易壁垒,加强两岸合作互信,扩大两岸贸易互通。大陆为了释放善意,可以说是对台湾礼遇有加。在协议中,台湾承诺对大陆开放64项,而大陆承诺对台开放却高达80项。这次大陆对台开放高于此前对WTO承诺的水准,可以当之无愧的称之为前所未有。而事情的诡谲性就在于此,很明显偏袒台湾的一个协议,而似乎当地的民众并不领情,轰轰烈烈的反服贸运动正是由此引起。




  一,阴谋,不健康心态下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曾几何时,无论是主流的引导还是民间的舆论,似乎处处都能见阴谋论的影子。国外动荡,肯定是美国的阴谋,阴谋扶植反对势力干涉别国内政。就比如乌克兰的克里米亚事件,俄罗斯公然武力入侵克里米亚不是阴谋,而美英德法等十几个民主国家的一致抗议谴责却是阴谋。国内事件,对自己有利的就是民众诉求,对自己不利的就是反华势力的阴谋。就比如官方早已用滥的腔调:“少数别有用心之人煽动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处处可见阴谋论的影子。经常上网的应该都知道,早在非典流行之时就传出是美国生化武器的阴谋之说。还有汶川大地震,也是美国地质武器的阴谋。

  幼稚的阴谋论调,反映出的无非是个别人阴暗的心态。真的很难想象,难道有谁喜欢和满脑子阴谋逻辑的人在一起吗?阴谋论者的一贯把戏就是,但凡出一件事情,他马上如同完全了解真相的当事人一样讲得头头是道,分毫毕现。就拿这次台湾反服贸事件来说吧,看看新闻下面的评论,至少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在骂民进党。原因是别有用心的民进党煽动不明真相的学生来抵制小马哥的伟大的,造福于台湾民众的事业。口气是不是很耳熟?


  笔者就想问问,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是民进党的阴谋?是你开了天眼?还是民进党亲口告诉你的?抑或是你把蔡英文抓到黑监狱连夜刑讯逼供得来的?如果都不是,你为何那么肯定?


  学生一般不参与政治游行,但一旦参与,往往是因为社会出了十分惊动而又十分无法接受的事件。这也是学生运动最容易受到舆论支持的原因。若说个别学生受到蛊惑倒有可能,但几十万学生全受到蛊惑,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台湾又不是朝鲜,任何党派无权给学生洗脑,否则一旦引起社会反感,那么这党派的前途就真完了。连在校的学生都反对的政策,民进党反对倒不足为奇。作为在野党,本来就是与执政党唱对台戏的角色,连学生都反对的事件,民进党肯定是一万个不赞成。但游行示威是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利,小马哥不镇压倒不是他多么仁慈,而是他有下限。合法的游行示威抗议你凭什么镇压?须知,示威抗议在民主国家都是常态,没有什么大不了,你觉得不可思议只能证明心态不正常,不知道自己拥有的权利。学生只是合法抗议政策,又不是持凶器去打砸抢,请问,学生错在哪里?你以为宪法赋予的权利都是在书本上能看不能用的吗?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民进党是整个事件的罪魁祸首,那么你凭什么断定就是阴谋?

  其实,民进党的在台湾人心目中的形象远不像妖魔化宣传的那样不堪,否则,为什么可以与国民党轮流执政?人家可是民选的啊。如果其形象如同某些人所想的那样十恶不赦,那么甭说执政,他们有存活下去的可能吗?站在台湾人的角度看问题,也许事实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二,以牺牲程序正义为代价的任何决议都是恶政。



  小马哥作为执政者,其作为在大陆民众心目中颇有好感。包括其力主推行的两岸服贸协议,也赢得了大陆民众的一片喝彩之声。但在台湾,为何支持率一直下滑以至于闹到今天这种几十万人游行的地步?原因就是,两岸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小马哥肯定是为台湾利益服务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干成事才是硬道理”的大陆逻辑在台湾肯定行不通。“干成事才是硬道理”这句话,不但很多大陆民众接受,而且在很多地方政府的门口,都是用大字标注的,很多人把这种做法解读为务实。实则不然,作为全民授权的政府,其职责应该是服务于民意,而不是单纯的干成事。即便你干的事有益于民众,但如果跳开了程序的正义,那么结果就毫无意义。以牺牲民众知情权为代价的谋福利,其结果是很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形成政府集权,滥权。


  而此次反服贸事件中,小马哥的确有违背程序之嫌。请注意,虽然有几十万人大规模游行抗议,但其诉求不是废除两岸服贸协议,而是要对此协议进行逐条审查,逐条表决。而心态急切又透明度不够的审查程序势必激起民众的反感。因此,此次学生运动的性质是学生抗议政府的审查程序不够透明,而小马哥因为急切的确有钻程序漏洞的嫌疑。无论小马哥的出发点如何之好,但民众不允许此决议留下滥权隐患的抗议肯定是正义的。我们为什么强拆屡禁不止?强拆可是政府行为,暴力强拆就是执法者自己故意犯法,这在很多地区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我们好像早已习惯了,总以为为了多数人的利益,即便对少数人不公平也有情可原。殊不知,滥权之下,权力可以随时把你变成“可以牺牲的少数人”。所以,两种心态,看一件事情自然会产生两种结果。


  三, 民众理应有抵御政府正确决议的权利。


  其逻辑很简单,政府是为民众服务的,并不是说只要好的政策就可以替民做主直接推行,民众有拒绝好决议的权利。无论你怎么好的决议,既然是为民众服务,那么如果民众不喜欢或者暂时不理解,那么你就不能强行推广,强制的服务就是流氓。人人都知道臭豆腐没有鲜豆腐健康,腊肉没有鲜肉干净。但如果主人就乐意吃臭豆腐,那么作为仆人,你有什么资格强制主人只能吃鲜豆腐?想起了前几年各地频发的PX项目事件。民众骂官方污染,官方辟谣说PX健康,民众上街抗议,官方理直气壮的驱散。抗议的民众网上喊冤,官方也是满腹委屈的网上喊冤,说为大家着想,为经济发展着想,PX太重要了,不建肯定不行。于是两股冤情碰到一块,各方摆事实,讲道理,翻资料,引文献,辩来辩去,全变成了专业技术的争执,看懂的人越来越少,参与之人也越来越少。于是,依旧谁也说不服谁,抗议的继续抗议,该建的继续在建。笔者当时就说了一句话:PX即便无毒,PX即便能够长寿,那么我究竟有没有拒绝的权利?


  如果你为我服务而不经我的允许,那么你就是欺侮我。只有拥有拒绝权利的民众才是民主社会的民众,而不是自认为什么好就强制推广什么,那不是服务,那是饲养牲畜。



  四,台独的民进党其实没那么可怕,破解台独的前提是了解台独。


  台独与台统只有一字之差,虽然表面上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实则也不过一步之差。为何蒋介石时代不允许台独?谁台独就打压谁?因为蒋介石是从大陆被赶走的,曾经拥有的是整个中国,而不是台湾一隅。蒋的最大抱负就是反攻大陆,占有整个中国,而不是一个台湾。因此,台湾独立的言论肯定无法接受。当时,台湾是国之正统的心态,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反攻大陆指日可待。而到了李登辉时代,实力所限,反攻大陆的想法越来越不现实,反而,时时刻刻都有被大陆攻击消灭的忐忑心态。没有安全感,如何保护自己?那就是争取独立。因为一旦争取成功,大陆敢攻击台湾就变成了国际事件,变成了侵略,就可以利用国际上的强大舆论压力甚至经济压力逼迫大陆撤军。因此,当时的台独言论肯定不是李登辉的一家之言,没有相当部分人的支持,民选的总统是不敢胡说的。到了马英九时代,两岸早已消除敌对,合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虽然还有部分民进党人抱着台独思维不放,但也没什么奇怪,我们大陆不是也有许多人至今抱着文革思维不放吗?两岸的联系越多,台独的理论就越来越不受欢迎,因为台独是建立在大陆威胁论基础上的。如果大陆充分放开心态,能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设想,充分释放善意,那么台独的理论不攻自破。毕竟,现代台湾人的祖籍,哪个不在大陆?同为中华儿女,同样有中华文化那种认祖归宗的传统。没有那个人不想让自己的祖国幅员辽阔,自己祖辈那些辛苦劳作四处奔走之地,对子孙都有有很深感情的。中华文化的凝聚力绝对强大。千万不要被政治思维给生生割裂开。只有扩大与加深两岸同胞思想上的认同,才能真正实现两岸一家亲,直至统一。



  五,争取台湾支持的前提争取台湾民众的支持


  无论哪一届政府,无论是国民党或者民进党上台,对他们政策其决定性作用永远在于其民众,而不是其政府,更不是支持国民党而敌视民进党。台湾这次反服贸运动,大陆的反应与台湾学生的反应的巨大差异,这就是危险的信号。学生没错,有质疑政府的权利,作为公民,有监督政府透明行政的义务。无论此次反服贸运动的结果是胜利或者失败,既然大陆呵护台湾,就应该有一幅理解包容学生运动的姿态。只有如此,心灵上的共鸣才能产生归属感,进而有实质性归属。而绝不是心态格格不入,让对方没有安全感。毕竟,大陆与台湾签的服贸协议有益于台湾,而学生的反服贸运动也有益于台湾,双方是一致的,并不矛盾。




  请理解宽容并呵护那些学生!




   
   
   
   
   
   
   黑沙盒子       http://www.heishabox.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紫衣时评】台湾反服贸运动,请坚定的站在学生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