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

16年间太原市遗体捐献登记者629名
bvcg401678 2024-8-22 11:12:55 |阅读模式
  • 16年间太原市遗体捐献登记者629名

    hsn401097
    2024-8-22 11:12:55
    0回复 | 4查看
      今天是太原市第五个遗体捐献纪念日——本报讯 (记者刘玲)生命的宝贵,在于它的唯一和短暂。为了让生命得以延续,有的人选择了自愿遗体捐赠。今年4月1日是太原市第五个遗体捐献纪念日,2000年,太原市红十字会开展了遗体捐献工作。自山西大学巩老教授的第一例成功捐献开始,太原市作为我省唯一开展遗体捐献的地区,已走过16个年头。<br><br>  3月31日,太原市红十字会组织宣传部部长张柳告诉记者,2011年4月,太原市在天龙山仙居园建成了太原市遗体志愿捐献者纪念碑,并确定从2012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日定为太原市遗体捐献纪念日。“这些年,市民对于遗体捐献的认同感在逐年上升。我们刚刚开展工作时,前来登记的大多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或老干部、老革命的家庭成员。最近几年,社会各阶层、不同年龄段的市民,都会自发地咨询、登记。到现在,共有629位市民自愿登记捐献遗体,其中有100例志愿者实现捐献,实现眼角膜捐献119例。”张柳告诉记者,从2011年捐献者纪念碑正式落成之后,太原市自愿捐献遗体的登记者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登记者只有112位。到了2013年、2014年,登记者每年都超过了一百名,仅2015年一年,实现遗体捐献20例,角膜捐献40例。今年,已实现了遗体捐献2例,角膜捐献4例。<br><br>  今年62岁的曲老师是太原市卫校的一名退休职工,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在太原市红十字会做志愿者。机缘巧合,曲老师签下了《太原市公民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曲老师告诉记者,正是因为看到了地震的突发和无情,她更加坚定地加入到了自愿捐赠遗体的队伍中,“人无论活着的时候,对社会有过怎样的贡献,如果能够在百年之后,还能够让奉献延续,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br><br>  阎书文也是遗体捐赠的登记者之一,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是已经故去的原太原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任晓军的丈夫。因为对妻子的无限思恋,也为了完成妻子临终前的最后一个愿望,阎书文和妻子共同签下了捐赠遗体同意书。“妻子是一名特殊的癌症患者,而且作为一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捐赠遗体不仅是她的心愿,还能够为医学研究做贡献,晓军觉着这份捐赠更有意义。我当然不会让她的名字孤零零地出现在纪念碑上,所以当时我也决定要一直陪着她,一起做这件高尚而有价值的事情。”<br><br>  张柳告诉记者,目前不仅有夫妻共同签署捐赠协议,还有祖孙三代同时办理申请手续的家庭。“所以,我们专门为这样的家庭成员竖立了一块"家庭碑",让爱延续,也让他们感觉不再孤单。”<br><br>  张柳坦言:“公众对于遗体捐赠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鼓励工作人员前行的动力。比起北京、上海等地,虽然太原市开展此项工作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但我们各方面的工作已走到了全国前列,登记执行的成功率达到了全国较高水平,毁约的情况几乎很少发生。但是,目前全国已有三四十个城市都出台了与之配套的相关地方性法规,我们省在此方面却至今空白。”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因为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遗体捐献工作的确存在有许多的实际困难,比如遗体捐献证明是否可以等同于死亡证明、异地遗体捐赠的操作办法等等。<br><br>  目前,太原市红十字会结合实际需要,规范了遗体捐献申请、登记、接收等相关工作程序,依托省城医学院校设立了三个遗体接收站;建立了以遗体捐献志愿者为主体的志友志愿者队伍,太原市天龙山仙居园爱心员工组建了太原市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br><br>  作者:刘玲<SCRIPT>media_span_url('http://epaper.sxrb.com/shtml/sjdsb/20160401/364073.shtml')</SCRIPT>
                            </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精彩视频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7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